• 梁山好漢心動的-水滸宴

現在各地都在發展觀光,如果有文學家與曠世名著光環加身,那肯定是無與倫比的文化資產,一定要加以發揚光大。山東西部、西南部由聊城到鄆城一線,是施耐庵筆下「 水滸傳」的故事舞台。水滸傳脫胎於大宋宣和遺事,所以人物個個於史有據,場景、地點都在地圖上找得到,小說讀起來讓人熱血沸騰,就算拿著水滸傳到山東旅行,也是 別有一番與古今英雄好漢豪邁同遊的另類文學之旅。

水滸既然識是英雄好漢的聚義之地,自是豪邁颯爽,不拘小節,端的是「大碗喝酒、大塊吃肉」的好漢酒食哲學。暢快淋漓的梁山好漢佳餚,在傳統的菜色上加入獨特的 創意,光看菜名就知道下足功夫:「智取生辰綱」、「聚義菜」、「張順紅順魚」、「運哥梨」、「時遷雞」等,每道菜都精選上等食材,烹調手法細膩創新,更巧妙點出 水滸傳人物的典故,令人佩服。像「張順紅順魚」這道菜,就是點出打魚為生的好漢張順,而張家姑娘水上搶鴨子招親,情歸阮虎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。

↑ TOP

  • 帝王也垂涎的孔府菜

孔府菜分宴席菜與家常菜兩種,宴席菜最高規格的當然是請皇帝吃的滿漢級宴席,據說光是上桌的餐具就有404件,菜達196道,光是吃恐怕就要吃上3天3夜才搞的定。 看到孔府宴洋洋灑灑196道菜色,您可別以為孔府菜是以【多】取勝,其實三精四美才是個中神髓。
品嘗孔府菜每道菜的名字或書香、或大氣、或高貴、或霸氣,幾乎都有典故,一桌菜吃下來,不讀詩書也渾身書香逼人。像最有名的(詩禮銀杏)就是孔子對兒子孔鯉的庭訓,宋時庭前長出銀杏,醞釀出這道聲名歷久不衰的人氣甜菜;孔府喜慶壽宴必備名菜(八仙過海鬧羅漢),取材自八仙過海,以雞胸肉斬成泥做成羅漢錢狀,輔以海參、鮑魚、魚肚、蝦等好料,一甕熱氣騰騰的熱鬧美味最能賓主盡歡。

↑ TOP

  • 八仙過海只為嚐這-八仙宴

膠東半島的煙台市,瀕臨黃海、渤海的海岸城市,這兒最出名的就是「蓬萊閣」,相傳「八仙過海」的故事場景就在此地。現在,蓬萊閣因著八仙傳說與美麗的山海風光,已成為大陸AAAA級風景區,蓬萊市八仙居賓館的八仙居餐廳就以「八仙過海」傳說,研發出創新的「八仙宴」。

主要是由八道涼菜、八道熱菜和一道熱湯組成。八道涼菜是以八仙過海的寶物為造型,正所謂「一仙一特色,一盤一寶物」,像李鐵拐的鐵拐與寶葫蘆、漢鍾離的大芭蕉扇、張果老的紙摺神驢、何仙姑的清豔荷花、呂洞賓的斬妖寶劍、藍采和的大拍板、韓湘子的能開頃刻花的紫金簫、曹國舅的玉版等,在廚師的巧手下,不僅色香味美,擺盤更是美不勝收,猶如一幅幅工筆畫作,另如不忍動

↑ TOP

  • 百吃不厭的-濟南菜

湯菜是濟南菜的特色,可分為清湯與奶湯兩種,其中以「奶湯蒲菜」最具代表性。以大明湖蒲菜烹製的奶湯蒲菜,是濟南人最愛吃的家鄉味,如今已不多見不過隨著濟南迅速都市化,湖裡 的荷花已經少了許多,更別提美味的蒲菜了。

「九轉大腸」很多人以為是北京菜,其實是道地的山東菜,在清光緒年間由濟南九華樓飯莊研發,因為做工精細,將豬大腸做得像是道士煉製的九華丹(九轉仙丹),因而得名「九轉大腸」。好菜上桌,但看色澤紅潤,入口酸甜而後五滋六味漸次釋放,外酥脆內軟嫩,是道看似單純、實則耐人尋味的功夫菜。
很多人到川菜館點菜一定會點「宮保雞丁」,現在「宮保」甚至變成一種料理手法,將主要材料與曬乾的紅辣椒、花生米爆炒,變化出「宮保魷魚」等菜色。但是您可知道「宮保雞丁」其實是出自山東濟南,而且始作俑者是清朝山東巡撫丁寶楨家的廚師,當初一道簡單的炒雞丁,因這主公被皇上賜封「太子太保」-簡稱「宮保」,於是這道炒雞丁也跟著升級成為「宮保雞丁」。

↑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