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門世界遺產

澳門(Macau)歷史城區中,有中國完好保存最古老的西洋建築、有遠東最古老的燈塔、有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堂、有融合西洋工藝的中式大宅,還有體現中西方文化完美融合、交互激盪、多元共存的小街、老巷、前地....
澳門歷史城區見證了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的碰撞,最後完美共存的融合,這是一條穿梭時光的路徑,也是一趟認識澳門的心靈之旅。用雙腳去丈量這條路線,用心靈去細品澳門世界遺產群,是認識澳門歷史文化最便捷的方法。

  • 大三巴牌坊-澳門最知名地標

大三巴牌坊

聖保祿教堂始建於1602年,由3個殿堂所組成,結合了中日工匠的精湛工藝,後因1835年的一場大火,現僅殘留教堂的正面前壁、部分地基及教堂前的石階,本地人因教堂前壁型似中國的傳統牌坊,而稱之為「大三巴牌坊」。
牌坊為花崗岩材質,共分為五層,雖為巴洛克式風格,但牆上雕刻了中文字和菊花圖案,展現強烈的東方色彩,這項中西合璧的特色,在全球天主教教堂中可說是絕無僅有。
◎由玫瑰堂上行經大三巴街即達

↑ TOP

  • 聖奧斯定教堂-澳門為一的英語佈道教堂

聖奧斯定教堂

聖奧斯定教堂由西班牙奧斯定會修士於1591年創建。教堂最初的建築非常簡陋,教士們便用蒲葵葉覆蓋屋頂來遮擋風雨;每當大風吹來,蒲葵葉便隨風飛揚,華人遠遠望去,覺得這情景像龍鬚豎起,就稱教堂作 “龍鬚廟”,後又以粵音轉稱 “龍嵩廟”。教堂於1874年重修後,形成今天的規模。該教堂每年為期兩天的苦難耶穌像巡遊,有四百多年的歷史,是澳門天主教會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。
◎崗頂前地 開放時間:10:00-18:00

↑ TOP

  • 聖老愣佐教堂-風調雨順的祈禱

聖老愣佐教堂

教堂建於十六世紀,為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,教堂後來幾經重建,目前的規模形成於1846年。華人稱為「風信堂」,粵語則取諧音稱其為「風順堂」,含有祈求風調雨順之意。教堂內部平面呈拉丁十字型,木製拱頂垂降而下的枝型大吊燈,是內部最華美的裝飾。教堂外觀則是在歐洲古典建築基礎上展現巴洛克風格,採對比色彩裝飾,藍色的頂棚搭配黃色的牆面,檐部線腳用白色勾勒,局部點綴著醒目的金黃色,用色典雅而醒目。
◎風順堂街 開放時間:10:00-16:00

↑ TOP

  • 玫瑰堂-典雅精緻天主堂

玫瑰堂

玫瑰堂由聖多明我會(道明會)於1587年創建,是該會在中國興建的第一所教堂,每年5月13日都會舉行花地瑪聖母聖像巡遊,亦是澳門天主教重要活動之一。玫瑰堂的立面採左右對稱的古典式構圖,立柱從下至上不盡相同,黃色牆面加以白色勾勒,結構簡約而嚴謹。
整座教堂建築富麗堂皇,其巴洛克建築風格的祭壇更是典雅精緻。教堂旁還有座天主教聖物博物館,的“聖物寶庫”收藏了三百多件澳門天主教珍貴文物及藝術品,其中名為《聖奧斯汀》的油畫更擁有3百多年歷史,十分珍貴。
◎板樟堂前地 開放時間:10:00-16:00

↑ TOP

  • 議事亭前地-澳門最美麗的廣場

議事亭前地

議事亭前地又有「噴水池」的別名,澳門最繁華熱鬧的地帶,就坐落於這座廣場週邊,許多節慶活動都在此舉行。廣場呈現前寬後窄的漏斗形,右側有具古典主義特色的郵政總局大樓和仁慈堂,左側是一排樓高三層帶有走廊的新古典主義建築,1993年於地面鋪設了黑白碎石的波浪形圖案,搭配兩旁或黃或紅或綠的葡式建築,更加風采迷人。尤其到了夜晚,在昏黃街燈映照下,真是愈夜愈美麗!
◎搭乘澳門巴士 10、10A、11、19、21A ; 新福利巴士2、3、3A、4、5、6、7、8A、26A、33至新馬路下車

↑ TOP

  • 聖安多尼教堂-葡人的月老廟

聖安多尼教堂

聖安多尼教堂始建於1560年,1874年9月22日的一場大火,讓9月22日從此被定為「天災節」,每年這一日,澳門信徒便會扛著聖安多尼像上街遊行以示紀念。
教堂外觀為水刷石粉麵,建築頂端的山花上嵌有聖像,整體展現簡潔的新古典主義風格。內部供奉葡萄牙廣為人知的聖徒聖安多尼,被視為婚姻的主保,往昔結為連理的葡人多在此舉行婚禮,故華人又稱聖安多尼教堂為「花王堂」。
◎搭乘澳門巴士17、18、19至白鴿巢,或新福利巴士8A、26至白鴿巢前地下車 開放時間:07:30-17:30

↑ TOP